1. 明确直播目标与受众
首先确定直播的核心目的(如论文解读、方法演示或成果推广)和目标观众(同行专家、学生或公众),据此调整内容深度和表达方式。
2. 结构化内容设计
- 开场(5分钟):简要介绍研究背景、论文标题、作者信息及直播流程。
- 主体(20-30分钟):
- 研究问题与意义
- 方法论(重点突出创新点)
- 关键结果与数据分析
- 结论与学术/实践价值
- 互动环节(10-15分钟):预留时间回答观众提问,可提前准备常见问题(FAQ)。
3. 视觉辅助材料准备
使用PPT或图表清晰展示:
- 研究框架图
- 关键数据可视化(曲线图、表格等)
- 论文核心段落截图(标注重点)
4. 语言风格建议
- 避免过多专业术语,必要时需解释
- 用口语化表达替代书面语(如“我们发现了”而非“本研究表明”)
- 适当加入故事性元素(如研究过程中的趣事或挑战)
5. 技术注意事项
- 提前测试直播平台(Zoom、B站直播等)
- 确保网络稳定,准备备用设备
- 录制直播供后期回放
6. 推广与反馈收集
- 直播前通过学术社群、邮件列表宣传
- 结束后发放简短问卷收集改进建议
- 将直播录像与论文链接一同归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