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附录的作用
附录用于存放论文中过于冗长或次要的数据、图表、代码等内容,避免干扰正文的流畅性,同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。
2. 内容选择
- 原始数据:如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、实验记录等。
- 补充图表:对正文图表进行补充说明的额外图表。
- 详细方法:实验方法或计算过程的详细描述。
- 代码或算法: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机代码或算法细节。
3. 格式要求
- 标题:附录标题应清晰标明,如“附录A”、“附录B”等。
- 编号:附录中的图表、公式等应独立编号,如“图A1”、“表B1”。
- 字体与间距:通常与正文一致,使用相同的字体和行距。
- 引用:正文中应明确引用附录内容,如“详见附录A”。
4. 排版技巧
- 位置:附录通常位于参考文献之后。
- 分页:每个附录建议从新的一页开始。
- 目录:如果附录较多,可以在目录中列出附录标题。
5. 注意事项
- 简洁性:避免将重要内容放在附录中,确保正文的完整性。
- 期刊要求:不同期刊对附录的要求可能不同,投稿前务必查阅期刊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