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科期刊论文写作详细指南

1. 选题与创新点

结合工程实际问题: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,如新技术开发、工艺改进等。
文献调研:通过Web of Science、IEEE Xplore等数据库检索最新研究,找到尚未解决的“Gap”。
明确创新点:用1-2句话概括论文的原创性贡献(如“首次将XX算法应用于YY领域”)。

2.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

对照组设置:工科实验需包含对照组(如传统方法VS新方法)。
重复实验:至少3次重复以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标准化记录:详细记录实验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材料型号等),便于他人复现。

3. 论文结构写作

3.1 摘要(Abstract)

• 用200-250字概括研究背景、方法、关键结果和结论。
• 避免引用文献,使用“This paper proposes...”等主动语态。

3.2 引言(Introduction)

• 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:从宽泛的工程背景切入到具体问题。
• 引用近5年高被引文献,指出研究空白。
• 末尾明确列出研究目标(“The main contributions are: (1)..., (2)...”)。

3.3 方法(Methodology)

• 分小节描述实验设备、材料、算法流程等。
• 使用伪代码或流程图说明技术实现(工科编辑特别看重可复现性)。

3.4 结果与讨论(Results & Discussion)

• 用图表展示关键数据(工科期刊通常允许8-10个图表)。
• 对比已有研究:如“本研究的效率比Zhang et al.(2021)提高15%”。
• 讨论局限性及未来改进方向。

3.5 结论(Conclusion)

• 分条目列出主要发现(3-5条),避免重复摘要内容。
• 强调工程应用价值,例如“本方法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优化”。

4. 投稿策略

期刊选择:根据JCR分区、审稿周期(工科通常3-6个月)匹配。
Cover Letter:用1页说明论文符合期刊范围,推荐3-5位审稿人。
返修回复:逐条回应审稿意见,修改部分用高亮标出。

5. 工科写作注意事项

量化表达:避免“显著提高”,改用“提升22.6%”。
被动语态:工科期刊倾向“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...”。
图表规范:坐标轴标签字体≥8pt,线宽≥0.5mm。

点赞(338)
  • 教育招生
  • 湖北有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  • 河南有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  • 沈阳有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  • 湖北有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论文格式大师官方客服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