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选题与研究设计
• 聚焦热点问题:选择地铁建设、运营安全、节能技术、客流预测等前沿课题。
• 明确研究目标:提出具体问题(如“如何优化地铁信号系统以提升运力?”)。
• 方法论选择:定量分析(数据分析、模型仿真)或定性研究(案例对比、政策分析)。
2. 文献综述
• 系统梳理国内外地铁领域至少50篇核心文献。
• 使用文献管理工具(如EndNote)规范引用格式(APA/GB/T 7714)。
• 指出研究空白(如“现有研究缺乏对XX城市地铁抗震设计的探讨”)。
3. 数据收集与分析
• 数据来源:地铁公司运营数据、传感器监测数据、问卷调查等。
• 分析工具:SPSS(统计分析)、Anylogic(仿真建模)、Python(机器学习)。
• 可视化呈现:用Origin或Tableau制作专业图表。
4. 论文结构撰写
• 标题
简明扼要,突出创新点(例:“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隧道裂缝自动检测方法”)。
• 摘要(200-300字)
包含研究背景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四要素,避免缩写和引用。
• 引言
从行业背景切入,逐步聚焦到研究问题,最后说明论文结构。
• 方法论
详细到可复现的程度(如实验设备型号、算法参数设置)。
• 结果与讨论
对比已有研究,分析差异原因(例:“本模型比传统方法识别准确率提升15%”)。
• 结论
总结核心发现,指出实际应用价值及未来研究方向。
5. 投稿技巧
• 选择匹配期刊(如《都市快轨交通》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》)。
• 严格遵循期刊格式要求(行距、图注位置等)。
• 附上高质量的Cover Letter,强调论文创新性。
6. 常见问题规避
• 避免数据造假或一稿多投。
• 英文论文需专业润色(推荐Elsevier语言服务)。
• 及时回复审稿意见,逐条修改并标注修改位置。